新闻公告

“梦回大唐·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圆满闭幕

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和历史人文精神大餐

陕西师范大学“梦回大唐·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圆满闭幕

  

敦煌石窟被誉为“丝路明珠” “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 “东方卢浮宫” “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 “沙漠中的美术馆”,敦煌石窟群规模庞大,保存有洞窟800余窟,壁画5万余平方米,彩塑300余身,延续时间长,从十六国北朝一直到西夏元一千余年时间营建不断,最晚还有清末民国时期的作品,实为人类历史文化史上的奇迹。敦煌壁画不仅仅是中古时期一部丰富的佛教艺术宝藏,更是中古社会的一部图像版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珍贵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敦煌是总绾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敦煌壁画对于还原唐代历史文化有不可替代的学术意义。陕西师范大学是历史学研究的一方重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坚持敦煌实习已整整20个年头,敦煌石窟是学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豪的重要内容,因此敦煌壁画艺术展览走进校园对我校有特殊的意义。

在历史文化学院的努力与沟通下,我校联合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决定在古都西安举办敦煌艺术走进高校活动。2019年3月7-12日,在我校敦煌学人沙武田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历史文化学院、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师生近一周紧锣密鼓的筹备后,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美术学院、教育博物馆联合承办,由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编号B1803,由我校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张新科教授为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编号16ZDA116,沙武田教授为首席专家)资助的“梦回大唐·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于2019年3月13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六艺楼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并开展,展览持续到3月31日结束,看展人数总计约2万余人。此次展览在西安引起了广泛关注,我校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发布等媒体对这次展览进行了报导。

 

图1 开幕式合影照

 

图2 我校宣传部对沙武田教授进行采访

  

图3 展厅内景图   

本次展览中利用高清现代数字化技术高保真的复制了敦煌壁画作品40余幅,作品内容包括经变画、说法图、本生故事、佛传故事、佛教史迹画、飞天、藻井等,此外展览还采用数字技术一比一复制洞窟第285窟一座。展览通过“丝路华章”、“守望敦煌”、“梦回大唐”、“灿烂佛宫”四个展览板块,展现了敦煌石窟文化的发展历程,真实再现敦煌艺术的风华和神韵。本次展览的讲解任务主要由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志愿者以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敦煌学方向的研究生承担,他们的讲解流利生动,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此外,展览期间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沙武田教授每日也会到展厅为观众讲解,沙武田教授在敦煌工作近20年时间,对敦煌壁画颇为熟悉,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使参观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与艺术。此次展览在西安引起了热烈反响,大量校内外高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前来观展,长安区文联、长安区公安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相关单位也组织人员前来学习、观展,山东大学世界史实习师生一行也在李化成教授和沙武田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展览。

此外,作为承办方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也利用此次展览机会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高研院组织多场自愿者培训活动,历史院把多节本科生课堂搬到展厅,由沙武田教授现场授课。历史文化学院又组织世界史党支部及行政党支部、机关党委宣传部党支部党员,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职工子女,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2018级本科生卓越班全体同学等前来观展学习。另外,历史文化学院教师还在展厅里进行了学习敦煌壁画的亲子活动,提高了小朋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敦煌文化、丝绸之路艺术精品的认识。

图4 沙武田教授为讲解志愿者作培训

  

图5 历史文化学院敦煌学方向博士生在展厅内讲解

 

图6 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志愿者在展厅内讲解

  

为了配合“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活动,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还先后邀请了几位国内著名的敦煌学者、丝绸之路专家进行了四讲“丝路与长安系列讲座”,分别邀请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董事长、敦煌研究院杨秀清研究员,兰州财经大学敦煌文化研究所所长高启安教授以及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语言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等敦煌学方面的校外专家前来开展讲座。杨秀清教授作了题为《敦煌文化及其价值——以莫高窟为中心》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敦煌石窟营建的历史背景,敦煌石窟壁画的价值以及敦煌石窟的保护措施等。杨秀清教授的报告为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公众普及了敦煌莫高窟的相关知识,使得他们在观展时对莫高窟的壁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知。高启安教授作了题为《觥筹交错 胡觞浪饮——唐人饮酒方式趣谈》的报告,高启安教授以唐人饮酒为主题,借助敦煌壁画、古代小说传奇等材料复原了千年前盛唐人民的多彩生活。高启安教授讲解中展示了大量敦煌壁画中关于饮酒的图像,使大家对唐代饮酒有了十分直观的认识。郑炳林教授作了题为《敦煌:晚唐五代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报告,郑炳林教授以新出土的《唐米钦道墓志》、《唐曹怀直墓志》为切入点,从学术史角度对粟特人研究作了基本爬梳和分析,提出了敦煌的粟特姓人可能非粟特人的观点。郑炳林教授的报告使大家对敦煌的粟特人以及学界的粟特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除此之外,历史文化学院沙武田教授和外籍老师、意大利丝绸之路学者康马泰教授分别在美术学院和历史学院作了关于敦煌壁画的学术报告。沙武田教授《敦煌石窟艺术导读》的报告全面介绍了敦煌石窟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地位和艺术成就,深入分析了敦煌石窟与长安历史的内在联系,从艺术欣赏角度解读了敦煌石窟壁画、建筑、雕塑,使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感受到了史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康马泰教授《敦煌壁画中的伊朗纺织品纹样》报告认为联珠纹是中亚粟特的图像创造,在南北朝至隋朝以及唐朝早期,这一图像经由足迹遍及丝绸之路的粟特商人而传入西域、敦煌,进而来到中原地区。康马泰教授列举了大量敦煌彩塑和壁画中的联珠纹,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另外,长安区文联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音乐学院、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举办了“艺术长安”公益讲座,由我院2018级敦煌学专业研究生郭子睿主讲。郭子睿《敦煌石窟艺术鉴赏》的报告,从长安佛教文化对敦煌的影响、敦煌壁画中的长安影像等多个方面介绍了长安与敦煌的关系。精彩的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敦煌艺术的了解。学术报告作为本次展览的补充活动,不仅加深了西安各高校师生和社会民众对敦煌壁画艺术的了解,同时向他们普及了敦煌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得大家对敦煌壁画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对美的欣赏”,而是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

除此之外,网络平台“西安发布”还在现场通过网络为关心敦煌文化艺术的网友作了一个半小时的现场直播,沙武田教授带领硕博士生李志军、李晓凤、郭子睿分别就“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敦煌壁画中的大唐影像”“莫高窟多元文明交汇下的第285窟”“绽放在敦煌的长安之花——莫高窟第220窟壁画艺术”作了现场讲解,引起广大网友的强烈兴趣。

展览期间我校历史文化学院“陕西省历史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何志龙院长负责,沙武田教授、张光伟副教授实施)也积极采集资料,利用此次展览加强实验平台建设,构建新的实验科目课程,与自愿者合作围绕“敦煌石窟营建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展开教学工作,收效显著。

“梦回大唐·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的成功举办,有重要意义。陕西师范大学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镇,敦煌学、长安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是陕西师范大学新的学术增长点,此次展览中的敦煌壁画图像为中国古代史、敦煌学、长安学、丝绸之路历史文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料和历史信息。此外,在“一带一路”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代表的敦煌艺术走进陕西师范大学,也可以让陕西各高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得以近距离欣赏和学习敦煌艺术,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弘扬,为铸造民族之魂,培育文化之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丝路与长安文化传播引智基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供稿)